四川 興文懸棺僰人文化之外的 3 絕--溶洞.漏斗.石海

     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大溶洞承受不了頂板的重壓,在地殼經年累月的運動當中,岩頂終於沿著溶岩的隙縫分崩離析,整整齊齊地削垮塌陷而形成,在大陸其他省分這樣的地貌有稱之為「天坑」,興文雖直接取名為「漏斗」,俗是俗了點,但還是夠資格名列興文一絕。

     興文的「石海」較之昆明的「石林」,顯得有些遜色,它既沒有石林的寬闊和秀美,也沒有石林的高大和險峻,石林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左轉右拐地在石叢林中玩半天,石海則好像是縮小版的石林,顯現不出大器,所以一般遊人咸認它夠不上「一絕」的條件,紛紛推舉「僰人文化」取代之。

     懸棺藏玄機 位置表階級

     景區內首先吸引遊人的是懸棺,懸棺裸露在外、緊貼著岩壁而懸在半空中,這和在長江沿岸或福建武夷山所見,置於岩洞中的懸棺有差異,由於對「置放」的方式感到疑惑,在請教解說員後,才知興文曾經有個已經滅絕的少數民族「僰人」。

     「僰人」的懸棺置放方式是因地位和身分的層級而有不同,身分卑微的僅能移入置放至岩壁的天然石洞中,稍微高一點的則置放在由岩壁所鑿開的「岩框」,地位最崇高者,棺木就置放在之前所提到的岩壁外,頂住棺木的是堅硬的楠木,它們深深地、牢靠地插進岩壁中,就這樣任憑風吹雨淋,年歲一久遠,楠木條也會斷裂,棺木就直墜地面,真的是「粉身碎骨」。這樣的思考邏輯,讓遊人百思不得其解,地位高的棺木不是更要保護得較周全,就像中國歷代君王的陵寢,有如地宮般的格局,氣派、宏偉,還要加上厚實的石板以防止盜墓嗎?哪像僰人習俗,為何是地位低的反而藏身洞中深受呵護?

     懸棺一律由西向東置放,逝者的頭部要向東,這是何種習俗和意涵,連學者都不得而知;加上「僰人」的棺木一體成型,由整塊楠木挖空而成,下寬上窄,長近2公尺,重達千斤,現在的人要在峭壁上鑿洞放置棺木,都已算難事,何況古人?至於當年「僰人」如何將棺木放上去也是千古之謎,這些都是它雀屏中選「一絕」的理由。

註:據學者考證,僰人於春秋時代已經存活在川南、滇東一帶,其頭目當年助武王伐紂有功,被策封為「僰侯」,因其勤勞勇敢,有披荊斬棘、奮勇前進的民族性格,因此在人之上加了個「棘」字,而誕生了「僰族」。明朝開國後,推行「改土歸流」政策,而僰人不從拒絕繳稅,加上僰人生性聰穎,個性勤奮,以及生活先進,明軍深怕僰人壯大,威脅到明朝江山,遂於明萬曆元年(西元1573年)舉兵攻打僰族,擊潰僰人後,隔年再發兵深入深山搜捕僰人,一舉殲滅之,致使僰人從歷史上銷聲匿跡。
2011-10-06 旺報 【文/記者陳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