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古絲路輝煌 讓新疆再起

      為了9月初舉辦的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新疆維族自治區政府耗斥巨資,在省會烏魯木齊主幹道的周圍大樓牆面上,掛上一盞盞光鮮耀眼的LED燈,把這座曾爆發嚴重暴動的城市,點綴得美侖美奐。「中國─亞歐博覽會」前身是「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變身」前,該洽談會只是一個省級的經貿展覽活動。但09年7月烏市發生維族暴動後,中共對新疆地區有了不一樣的治疆理念。歷經慘痛的教訓,中共認知到,為了維持新疆長遠的穩定發展,必須加強現代化建設,得讓新疆再次擔負起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角色。

     暴動後 加強漢化教育

     為此,中央政府把原本省級的「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抬高到國家級的「中國─亞歐博覽會」,傾國之力,打造新疆成為中亞地區的商貿中心。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還親自出席該博覽會,足見該活動在官方心中的分量。因民族多元、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性,西漢以降,治疆往往是一件敏感又艱鉅的任務。目前,少數民族占新疆人口的60%,漢人約40%。其中,維族人就占了900萬人。七五暴動後的兩年多來,中共中央頒布一系列新政策,治疆手段更加精細和差別化。在強化「反恐、反暴力」等「硬工作」以外,「加強民生建設及少數民族的漢化教育」的「軟工作」,更是從暴動後,官方著墨最多的一項。

     內高班 自思想著手

     去年3月,大陸「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就提出「對口援疆」,由各省市區「認領」新疆的地方縣區。該會議的領導官員,就是李克強。會議決定,大陸19個省市區,對接新疆19個區縣自治州,從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各方面進行援疆。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為首重工作,從少數民族的就業、教育到住房等基本民生問題,採取全方位的支持。以吐魯番為例,湖南省就是負責對口援助的省分。湖南省還派官員到吐魯番「掛職」,擔任該市的重要領導官員,一次2至3年,藉此把湖南的發展經驗,傳承給吐魯番地區。 北京也決定在未來5年內,資助72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援和田地區和兵團農十四師發展。反觀過去13年,大陸各省市所累積的援疆資金物資只有43億元。顯見,大陸各省市可謂卯足盡、花大錢,換取新疆社會的穩定發展。在「要五毛給一塊」的大方政策之餘,大陸官方更積極強化維族等少數民族的漢化教育。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內高班」(內地高中班)政策。

     觀光家訪業 足以維生

     國中以降,維族學童除了學母語維語外,還增多了漢語的課程。一位新疆當地官員指出,國中畢業後,超過上千位成績優異的維族學生,會被送到其他省市區的高中就讀,且不分民族統一編班,全程使用漢語授課,教材統一使用大陸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高中畢業,還可在當地參加大學入學考,進入大學就讀。

     中共希望藉由強化漢化教育,「為新疆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維護祖國統一」的少數民族精英。但並非所有少數民族都有主動意願,接受義務教育。例如,有些長年遊牧的民族,其子女輩常無法接受正規教育,小學沒唸完,就淪為「放羊的孩子」。為此,有些新疆的地方政府特地把學校搬去距離這些游牧民族居住點近的地方,提供就學便利。

     教育之外,針對不少以農耕為主的少數民族,新疆還結合「觀光和農業」,打造成「觀光家訪業」。在吐魯番,以葡萄栽種聞名的「葡萄溝」,靠種葡萄維生的維族人「尼亞孜」就是觀光家訪業的受益者。他告訴《旺報》記者,所謂的「家訪」,就是介紹遊客到葡萄農的維族家作客,讓外地遊客親身體驗維族人的生活習性、文化。

     尼亞孜指出,在葡萄溝地區,吐魯番政府只給部份維族家庭「觀光家訪」的特許,並非所有人都有資格。衛生和環境若無法過關,就無法取得家訪執照。透過觀光家訪,他們家一口7個人,一年的收入超過5萬,足以維生。

     暴動陰影 仍難以抹去

     面對治疆難題之際,漢族很容易會以「大漢沙文主義」看待少數民族問題。但在維族占了90%以上的南疆地區,漢人卻反而淪為「少數民族」,且已出現「維族化」的現象。在烏魯木齊土生土長的漢人小徐說,他有一個來自喀什地區的漢人大學同學,不但精通維族語、交了維族女友;也跟維族人一樣不吃「大肉」(豬肉),「甚至連說夢話都是維語」。凸顯出,維族文化在南疆的強勢地位。

        盡管大陸官方積極形塑「維漢一家親」的印象,但不可諱言地,七五暴動確實造成許多無辜的民眾傷亡,讓原本微妙的維漢關係,畫下無形的心理隔閡。即便政府三聲五令禁止,有少數的漢族計程車司機仍拒載維族人。 連當地導遊都會告誡遊客,若下榻的旅館正好在維族區,「晚上最好不要單獨出門,即便出門也要成群結隊,以防萬一」。可見,暴動的陰影至今仍烙印在烏市人的心中,短期仍難以抹去。

2011-10-01旺報【特派員林琮盛新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