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凋零穴居文化瀕危


     地坑院,又稱天井院、地下四合院,是古代穴居方式。 隨中國大陸高速發展,很多地坑院已「人去坑塌」, 在地坑院群落保存完好的河南省陝縣採訪時, 發現當年的情景已不復再。

     對於68歲的張石固而言,地坑院是一輩子也不願意離開的「安樂窩」。張石固所在的河南三門峽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是地坑院保存較為完整的村莊。據他說,他所住的地坑院有200多年的歷史,已住了四代人。

     走在前往張石固家的路上,大部分的地坑院已沒人居住,有的因為雨水的沖刷而垮塌。張石固老人的家因為一直有人居住且保存很好,堪稱是地坑院的「代表作」。

     天然地貌有利挖掘

     穿過一個10多公尺長、用青磚砌成的通道,進入了張石固的「家」。長方形的院落四周是磚砌的地面,非常整潔。院落的中心地帶比四周大約低30公分,中間偏西位置種一棵高大而枝繁葉茂的梨樹。整個院落,包括門洞在內,有12孔洞,按照洞的功能分為主、客、廚、牲口、茅廁等。每個洞都有7、8公尺深,洞頂呈穹形,有幾個孔洞還設有磚砌的炕床。操著濃重的陝縣口音,張石固告訴記者,只有他和老伴兩個人住這裡。因為要照顧孫女,張石固曾經在廣東住過一段時間,「高樓住憋屈,空氣不好,不如這裡舒服,冬暖夏涼。」於是等孫女長大後,老人義無反顧地回到地坑院,現在一個由地坑院改造的「農家樂」飯店幫忙,順帶幫遊客介紹地坑院的特點、歷史。

     陝縣位於河南省西部,土原是該地典型地貌,土原由厚50公尺至150公尺的黃土構成,這種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構成的黃土土質結構十分緊密,具抗壓、抗震等作用,為挖掘地坑院創造得天獨厚的條件。陝縣近百個村落的近萬座地坑院,就集中在東凡土原、張村土原和張汴土原三大土原區上。這三大土原區處在仰韶文化遺址區,而仰韶文化時期正是人類穴居文化的成熟階段。

     說洞坍塌苦無人修

     然而,地坑院究竟起源何時誰也說不清,一種尚無文字可考的說法是:地坑院歷史可上溯到4000多年前,而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800多年前南宋鄭剛中的《西征道里記》。目前陝縣留存最老的地坑院有200多年歷史,多數建築在100年左右。據陝縣文化館館長尚根榮介紹,地坑院的建造高峰期大約在1970年到1990年之間。對農民而言,花錢蓋房幾乎是一種奢望,但挖鑿地坑院只要人手多、肯吃苦,用很少的錢就能完成。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多人走出地下,在地上建宅院,外出住「樓房」。「人一走,院子就塌。這裡有句俗語『人是哩捲』,意思是如果洞有坍塌,住在裡面的人,隨時可用磚或土坯捲起來 。只要住人,隨時修補,地坑院住多長時間都沒問題。」在這位文化館長看來,延長地坑院壽命的辦法就是得有人住。有建築學者認為,豫西地坑院全面呈現並包含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形態,是中國民間文化中的奇葩。「地坑院已成了窮的代名詞。現在只有極少數戀家的老人以及實在窮得蓋不起房子的人才住地坑院。」尚根榮感嘆地說。

     建築科學化考古價值高

     地坑院,學名下沉式院,是在平整的黃土地面挖一個個大小不等深約6、7米的矩形深坑,然後在坑的四壁鑿出若干洞,人們居於其中。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西部、甘肅隴東、山西南部和陝西北部等地的黃土台階平土原上,除此世界各地尚未發現類似民居,而世界最早認識地坑院是通過德國人魯道夫斯基,他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一書中稱這種洞建築為「大膽的創作、洗練的手法、抽象的語言、嚴密的造型」,地坑院因此聞名中外。

     尚根榮指出,雖然沒有建築師,但地坑院的建築非常科學。為防雨水灌入,地坑院中間挖有1個或2個滲井,一般有7、8公尺深,同時四周砌有攔馬牆,以防積水流入院內,及防兒童掉下。在最近20年內,許多專家紛紛到河南三門峽考察地坑院,認為這種古代穴居方式有較高的歷史學、建築學、地質學和社會學價值。

     尊卑有別體現禮制

     事實上,樸實無華的地坑院在體現家庭禮制、尊卑關係方面十分講究,如地坑院裡長輩住的主高9尺5寸,寬9尺,俗稱「九五說」,安裝一門三窗,其他洞則高8尺5寸,寬8尺,俗稱「八五」,安裝一門兩窗,主所在的崖面至少比其他三面高出20公分等等。通過這些數據,強調主位和長輩的尊貴,看似普通的細節卻傳達重要的文化信息。

     地坑院建造技藝極少見於歷史記載,基本靠工匠口耳相傳,涉及風水、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當,由業主自行組織人員施工。細細算來,一座完整的地坑院建造包括十個環節:相地、方院、下院、飾邊、碾場、安裝、粉飾、排水、砌炕灶。在以上幾個關鍵點上極為講究,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譬如「方院子」,須懂八卦的陰陽先生看地形,定方位,下樁線;此外洗刷壁崖、丈量確定高低、寬窄也是需要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尚根榮說,地坑院的營造並非技術活而是力氣活,陝縣大多數50歲以上的人都幹過這種活。但掌握核心技藝的人並不多。70年代後,當地不再建造新洞,他們早已無施展所長的機會。

     萬座古院待關注

     據陝縣副縣長伍春生介紹,自2003年以來,陝縣已開始重視對地坑院的保護和開發,將其擺在全縣重要的議事日程上。當地擬開發特色旅遊,2007年陝縣被命名為「中國地坑院文化之鄉」;2010年6月「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更為重要的是,該縣註冊了「天井院」商標,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進行有效保護和開發建設,建成了天井院旅遊度假村和豫西民俗博物館等。

     尚根榮認為,這種位於地平線之下的院落,就地取材,鑿洞而居,是順應自然的最原始居住形態的見證。尚根榮說:28年前,在陝縣菜園鄉趙原村的一座地坑院裡,按照當地的傳統禮俗娶妻。外出工作後,每年都會回老家對舊居專門進行一番修葺。儘管已離開地坑院多年,但也經常懷念院內的生活。


2012-04-19   旺報【記者/戚紅麗、劉蕊】